身边的榜样十四|| 郑州经开区十一学校王宝萍市级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引言: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弘扬教育家精神,是驱动广大教师实现自我精进、自我完善的强大力量,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锻造更多大国良师的必要之举,是推动教育变革转型、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要求,是培养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夯实国家强盛之基的历史呼唤。在经开教育这片沃土上,也涌现出一大批勤学笃行、求是创新、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优秀教师。

她叫王宝萍,2008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曾获得市级优秀教师、市级优秀班主任、市级教学创新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始终认为言传与身教缺一不可,于是她坚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愿将满腔热情投诸于教育事业,即使成为不了太阳,也愿成为一株向阳花,向学生传递温暖与正能量。

踏上教学工作岗位15余年,她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严格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团结同事,关心学生,工作勤奋努力,乐于奉献,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尊重,同事的好评,领导的信任。

       一、注重自己师德修养,勇挑重担。她把满腔的热情投入教育教学中,把勤劳和智慧融入三尺讲台。她深知作这一名人民教师,责任重大。不断加强学习,遵守法律法规,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教育教学纪律和师德师风建设规定,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注重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课外学习负担。在教学工作中始终保持敬业和奉献精神,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对待学生严爱相济,教书育人。

主动承担学校工作。十几年来,从数学教师到班主任、教研组长、年级长、教务处副主任、教务处主任、教科室主任,每一个岗位都见证着她的成长与突破。

年级管理工作,错综复杂,她不断梳理年级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学生习惯上存在的毛病,学生生活上存在的隐患。虚心向前辈请教,不耻下问,与团队中的老师商讨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力争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努力为学生们创造更多的发展平台。

2018年至今,她负责教务处、教科室各项工作,繁琐的行政事务占据了她大量的工作时间,于是中午、晚上便成为了备课、改作业的好时机,有时为了梳理教育教学工作或完成当天任务,辅导孩子功课,忙到凌晨也是常有的事情。

同事在她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外人可能很难想象两个小孩子的妈妈是怎样担负起这许多重任并事事做到最好,但作为她的老搭档,我见证了王老师一路走来的艰辛。”学生也在信中提到:“您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只为了让我们这些与您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来年能从容面对中考。”

二、关爱学生,用爱心感染学生。她深信“德为师之本”,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是最重要。做真诚的人,做正直的人。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注重自身的形象,用人格魅力去打动人、感染人、教育人,始终坚持对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理想和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多年来,她就是这样播撒着爱的种子,收获着爱的硕果。

她注重班风学风建设,思想上关心学生,感情上亲近学生,生活上关怀学生,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师生关系特别融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要求学生搞好学习的同时,更要求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她注重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提高,用她的爱心换学生的真心。每天早晨巡视教室,照料同学们衣服穿得是否合适,早上是否都吃过了早餐,学生有什么思想问题及时的给解决,像朋友更像妈妈。

三、热爱工作,创优异成绩。

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她深深地知道:教育工作责任重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说德为师之魂,那么才就是师之本。有人说:“用心灵赢得心灵,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她把教育工作当作了一个用爱心、耐心、关心、细心、热心的堆砌来赢得孩子们的亲近、感激、尊重和爱戴的伟大工程,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管理中创新,和谐中育人。一直担任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所带班里学生有好有差,从未放弃过任何一个学生,经常鼓励他们,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她结合教材的知识建构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立足中等生,扶持差生,满足优生。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了多种深度不一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基础差学生,她给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学生有了压力才有动力,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更加轻松,所带的每一届学生,数学成绩都有明显提高,受到学生的尊重,得到了领导肯定。

四、坚持特殊教育,不放弃一个孩子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近两年,我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有5人,无法到校就读、需送教上门的学生有17人,为实现一个都不少的教学愿望,她带领学校特教老师迅速建立了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做好融合教育,从言语、认知、粗大动作、精细动作和生活与社会五大领域对学生进行评估测量,并为每个学生建档立案,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为每个学生专门制定了教学计划。

特殊教育是一条难走的路,但她始终相信向阳而生是最温暖的教育。那个14岁的少年,本应是蓬勃向上、追寻理想的年纪,却蜷缩着,手指瘦弱到变形,他躺在床上,十分无力。他是一级肢体障碍者,属于重度残疾,多年的顽疾使他枯骨如柴,只有右手拇指和食指能完成简单的抓握动作。根据他的情况,她和学校特教老师一起从五大领域给他做了简单的评估测量,各方面结果均不甚理想。

根据他的身体状况,她们为他制定了专门的教学计划,坚持每月送教上门,教他认识数字、比大小、教他拼音、给他讲故事。在学校一次次的坚持下,他由之前的内向消沉逐渐变得乐观开朗,愿与老师敞开心扉共同学习,并开始接受自她,家长对送教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抵触、不信任转变为信任和感激。后来由于疫情影响,学校的送教工作暂停了一段时间,在再次见到他的时候,他哭着说:“老师,我以为你们不要我了。”

怎么会呢?“一个都不能少”不只是说说而已,更是她们矢志不渝的追求。自学校接收这些残疾学生、开设特殊教育开始,她们坚持每周一次送教上门,到现在为止,已累计送教9792小时。这项工作她们将持续而坚定地进行下去,哪怕只能为孩子带去一点点亮光。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走上三尺讲台,便要守住为师初心。她不是圣人,但始终以学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愿倾尽全力为孩子们的成长带去一丝温暖,给予他们成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