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的育儿故事 | 陪伴孩子终身成长的路上,言传身教,彼此成就

       自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以来,郑州经开区教文体局积极推动家校社共育工作,扎实开展“共育促全育 赋能赢未来”家校社共育活动,通过开展“好妈妈”评选,征集了一批家庭教育成功案例。他们的优秀做法非常值得参考和借鉴,在此分享给大家,让我们携手共同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家长寄语:我们做什么能支持到孩子,给他们最恰到好处、高品质的爱呢?在陪伴孩子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要有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有效的敦促。好的家庭教育,我想就是做到了以下文中这七点吧。希望一直走在陪伴孩子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路上,我们互相滋养、彼此成就吧。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正,则民心淳,民风正,则社稷安。只有千家万户好,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昌盛。 家庭教育我是这样做的:

建立家风、家训、家文化

自从去新郑黄帝故里参加拜祖大典,孩子通过一本书《中华姓氏溯源》认知了自己姓氏“张”的来由,认知了张氏始祖、张氏名人、祖训、祖谱后,我们家就兴起了寻根问祖,探究张氏文化的风潮。我们一边诵读《经典家训》,一边去濮阳张氏始祖张挥公故里祭拜挥公,进行深度研学。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孩子的父亲提炼出了属于我们家族的家风、家训、家文化,来修正和约束我们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父母其身正,儿女不令而行,父母其身不正,儿女虽令不从。我们也希望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言传身教”。

我们的学习力,是儿女将来的竞争力

有一句话:“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父母改变1%,孩子改变100%,这句话大家都不陌生。不可否认的是,教育孩子这件事需要家长的学习力,如果我们不学习,引领不了我们的孩子,你说了多少道理他都听不进去只言片语,都源于我们不学习,在孩子面前没有影响力。当孩子不听话时,孩子没有学习动力时,孩子手懒不想多写一个字不想多做一道题时,孩子沉迷手机时.....我们做什么能支持到孩子,给到他们最恰到好处,高品质的爱呢?所以早点学习,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通过学习凝练出来的家庭文化、教育文化、我们陪孩子养成的这种学习习惯,就成了镇宅之宝,今天家长的学习力定会转化为孩子明天的竞争力和软实力。

写每日一赞,激活孩子自信心

这个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连粪土扔到土壤里都会变成肥料,所以我们的孩子身上,没有绝对的缺点,只有不懂得转换优势视角看生命的眼睛和心。看见需要用眼,看到需要用心,当你用心看到就会相信,相信就能看到,真正支持到孩子活出自信,把自信变成财富,他将富足一生。所以我会坚持写每日一赞的小纸条,粘贴在他的学习桌上或者床头,挖掘孩子的优势,看到孩子的成长。比如,孩子上课走神,我会写:你潜意识活跃,右脑发达。比如,看到孩子手懒我们不舒服,但手懒的背后都是高智商的聪明。看到孩子玩手机,我知道这个孩子好奇心很强。孩子固执掘强不听话,说明他有自信心。孩子脆弱爱面子,我知道他高情商。看到孩子顶嘴谈判讲条件,你就知道他逻辑思维能力很强.....所以戒掉挑剔,不要总站在问题视角上看到孩子的缺点,看到孩子的不足,看到孩子行为上有哪些行不通,有哪些做不好,那一刻,一个自卑的孩子就被挑剔式的教育和沟通打造出来了。孩子的自卑离不开父母的挑剔,只有把问题视角转到优势视角上去,把挑剔式的教育换成赏识教育,我们才能让我们家的孩子越来越自信。坚持写每日一赞,挑出一个优点放大再放大,就能激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学习动力也会慢慢强劲起来。

通过家务劳动,培养孩子责任心

孩子在生活中对自己的事情没有责任心,他对自己的学习也不会有责任心。我们需要切忌:娇、宠、惯、纵、替、护,要少替代,多使用孩子。穷养儿:延迟物质满足,富养女: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平时我会实践“三进一出”———三进:进卧室: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进书房:收拾书桌,书包,书架。进厨房:接地气,做饭,使用天然气。一出:走出家门,走进菜市场,去讨价还价,抹零。目的是:让孩子把生活当成最好的教材,把家庭当成最好的教室,把父母当成最好的老师。

这样做,让孩子获得学习动力

不指责,多鼓励:你这个字写的真有力量!来,我们拍个照展示一下!妈妈相信你能把每一个字都写好!

不否定,多肯定:虽然你做错了几道小题,但是后面的难题你都做出来了,说明你是一个攻坚克难的聪明孩子!

不唠叨,多微笑:最美的语言是父母的微笑,孩子会在看到父母微笑时变得愉快、安静、专注。

不控制,多放手,交还决策权:宝贝,今天你来规划时间,我们来看看怎么样才能有效利用时间,什么时候起床、写作业、打游戏、做运动...你说了算,妈妈尊重你的决定。

不打骂,多运动:运动可以释放坏情绪、培养规则感、提高意志力,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学习效率。

不忽视,多陪伴:忽视会让孩子变得冷漠、无聊,很容易对手机游戏痴迷上瘾。父母要多陪伴孩子。陪阅读,图书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情感;陪游戏,亲子游戏中增进感情;陪活动,多带孩子参加有意义的亲子活动,和孩子共情,创造和谐健康的活动体验。(郑州经开区泰和小学家长王艺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