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进课堂,法治伴成长 郑州经开区实验小学开展家长课堂“少年与法”讲座

为增进家校沟通,促进家校社共建,9月26日,郑州经开区实验小学家长明湖派出所刘警官,带着一堂以“少年与法的双向守护”为主题的法律知识课走进课堂。

刘警官没有采用生硬的法条讲解,而是以孩子们熟悉的“大雄成长逆袭记”为故事主线,将校园安全、法律常识与自救技巧融入生动案例,让法律知识像“朋友”一样走进同学们的心里。

以“大雄故事”为引,法律知识变“鲜活”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活泼的大雄也曾遇到过烦心事——他闷闷不乐、不想上学,却把秘密藏在心里……”讲座一开始,刘警官就用“大雄的烦恼”勾起了大家的兴趣。结合第一集“内心的秘密”,她温柔地引导:“大雄的故事告诉我们,‘藏秘密’不是办法,遇到不开心时,像大雄后来那样,告诉爸爸妈妈、老师这些信赖的人,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当讲到第二集“起绰号”时,刘警官特意停了下来,指着PPT里“四眼仔”“胆小鬼”的情节提问:“如果有人这样喊你,或者看到同学被推倒、被嘲笑,大家会怎么做?”教室里立刻举起一片小手,有同学说“要告诉老师”,也有同学说“不能跟着笑”。刘警官顺着孩子们的回答,逐一讲解校园欺凌的5个“信号”——身体伤痕、情绪异常、习惯改变、不愿上学、自我伤害,还教大家“表明态度不害怕、避免独处不逞强”的应对小技巧,让同学们明白“不做冷酷的观望者,就是在保护自己和同学”。

聚焦危险场景,解锁自我保护“技能包”

“放学路上遇到有人拦着要东西,该怎么办?”刘警官把“抢劫罪”的法律知识变成了“情景小测试”。她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十七条,用简单的话告诉大家:“就算是未成年人,犯了抢劫罪也要承担责任;但遇到危险时,大家首先要记住‘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随后,刘警官现场演示了“自救四招”:把书包抛向远处趁机跑、往人多亮处藏、用“回家拿钱”拖延时间、假装喊熟人求助。他还特意强调:“遇到危险除了打110,还能发‘12110’短信报警,要记得说清自己在哪里、对方有几个人哦!”

讲到第四集“勇敢说‘不’”时,刘警官针对“朋友拉你去打架”的情况,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关于故意伤害罪的规定,告诉同学们:“真正的友谊不是‘一起犯错’,而是学会劝阻、巧妙回避,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和家长。‘勇敢说不做自己’,才是对友谊最好的守护。”

敲响电诈警钟,筑牢财产安全“防火墙”

考虑到孩子们喜欢玩游戏,刘警官还特意补充了“未成年人电诈防范”的内容。她列举了“免费游戏皮肤诱导”“代领索要密码”“任务返利套牢”三种常见套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刘警官把防范技巧总结成“四步指南”:不点陌生链接、不泄任何密码、不做任务不充值、遇疑必问家长。她还提醒大家:“如果真的被骗了,别慌!先告诉爸妈,保存好聊天记录和转账截图,再让家长帮忙报警、联系游戏客服,这样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家校携手,共绘少年成长“安全图”

讲座最后,六一班班主任王老师感慨道:“刘警官用孩子们熟悉的故事讲法律,既有趣又有用,很多同学课后还在讨论‘大雄的解决办法’。这种‘家长进课堂’的形式,让家校共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我知道以后遇到有人起绰号,要大声说‘我不喜欢’!”“我记住12110短信报警了!”同学们围在刘警官身边,分享着自己的收获。龙玥同学更是骄傲地说:“妈妈今天讲的课,让我知道法律是保护我们的‘小盾牌’,以后我也要做‘知法懂法’的小公民!”

此次法律知识讲座,不仅让同学们学到了实用的安全技巧和法律常识,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种子。郑州经开区实验小学也将继续以“家校共育”为纽带,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筑牢一道道“安全防线”,让少年与法双向守护,让每一颗童心都能在法治阳光下快乐绽放!

(图文 宋佳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