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科学、信息技术
双师课堂你见过吗?
聚焦“双减”,“双师课堂”,惠济区实验小学积极探索教育提质新路径,3月2日下午,惠济区教育局信息中心弓金保、李晓燕到校调研,学校依据信息技术融合课题,展示了两节信息技术与数学、科学融合课堂。
信息技术与数学融合
学校信息技术老师马灵敏和数学老师陈嘉俊,一起设计了一节信息技术与数学的融合课。
信息技术要实现的目标是掌握绘制六面体的方法,能运用视角转换器,从不同视角观察图形。
在环节的设计上,数学老师主要负责分析结构,向学生渗透数学知识,为建立模型的学习打下基础。
看似计算机起到巩固练习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也向学生渗透了操作上的新知识,这种自然的过渡,不仅完成了信息课的学习目标,更是从生活和学科学习中融入技术应用,让技术变得更有意义。
弓金保在课后做点评
科学与信息技术融合
本学期,科学组教师与计算机教师联合进行课题研究,把“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和信息技术有效融合。科学老师刘安治展示的《月有阴晴圆缺》一课就是一个课题研究中一个生动的案例。
为了巩固孩子们对月相的认识,信息技术老师结合编程课程的学习,让孩子们在古诗中来说一说月相,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孩子们不仅巩固了月相的知识,还掌握了编程技能。
“双师课堂”教学,能有效实现资源共享。花开非一时,来日需更香,惠济区实验小学会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改革创新,让课堂更出彩,让花开更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