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祭英烈 丰碑励青春 郑州经开区九龙中学开展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

青山翠柏守英烈,春雨梨花寄哀思。清明节前夕,郑州经开区九龙中学以“弘扬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为主题,创新开展“行走的课程思政”系列活动。全校师生通过校内主题教育、线上云祭扫、烈士陵园实地研学等形式,将思政课堂搬进红色地标,让家国情怀浸润学生心灵。

“折一只纸鹤,遥寄对先烈的追思;诵一首诗歌,传承民族精神的星火。”3月31日晚,九龙中学的班会课别开生面。七年级学生们制作纸花、纸鹤寄托哀思,八年级开展“英烈故事会”与诗歌朗诵,语文课堂则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通过征文比赛引导学生书写清明感悟。一幅幅红色手抄报、一篇篇真情感悟,展现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的深刻理解。

线上活动同样精彩。师生登录“中华英烈网”,参与“云祭扫”,写下感言寄语。“您用生命照亮民族前路,我们以奋斗续写盛世华章。”九年级学生张丽的留言,道出了新时代少年的心声。

巍巍丰碑,英烈不朽。4月1日,九龙中学七年级学生身穿校服有序走进郑州市烈士陵园。上午9时,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敬献花篮仪式正式开始。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全体师生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歌唱毕,全场肃立,面向革命烈士默哀,向革命先烈表达最深切的怀念和最崇高的敬意。4名学生身着礼服抬着花篮,缓缓走向烈士纪念碑。副校长郭兵缓步向前,仔细整理花篮缎带。郭兵在致辞中表示,烈士陵园是一本立体教科书,希望同学们在行走中感悟先辈的力量,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他强调,清明节不只是追思的节日,要成为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课堂。

在吉鸿昌纪念碑前,团员学生通过讲述烈士事迹,向英雄致敬;在烈士墓区,师生们擦拭墓碑、悬挂心愿卡,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先烈的缅怀之情。这些创新形式不仅让师生更深刻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随后,同学们来到国防园、中原英烈纪念馆参观学习,一件件斑驳的文物、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将炮火纷飞的峥嵘岁月重现眼前。八年级学生刘怡然动情地说:“看到彭雪枫将军的革命经历,我才明白什么是‘苟利国家生死以’。”

此次活动是九龙中学大思政育人体系的生动实践。活动中,学生以“英烈精神我来讲”任务驱动深度学习;教师们则跨学科设计课程,让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与红色文化交相辉映。

“教育不仅要扎根课堂,更要走进历史的现场。”郭兵表示,未来将继续打造“行走的课程思政”品牌,让青少年在实践体验中筑牢信仰之基,永远跟党走,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清明雨落,山河肃穆。当传统文化遇见红色基因,当思政课堂走进烈士长眠之地,九龙中学的学子们以脚步丈量历史的厚度,用行动诠释青春的担当。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正为新时代少年注入奋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