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探索 真求知 郑州经开区实验小学走进大学开展科普实践活动

10月15日—10月17日,郑州经开区实验小学部分师生前往河南工业大学、中原工学院,开启了一场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技探索之旅。

在河南工业大学“中国粮食博物馆”,志愿者们以生动易懂的语言带领同学们穿越时空,从远古的农耕工具到现代化的粮仓设备,从“五谷”的由来到节粮爱粮的意义,孩子们认真聆听,不时提问。四一班的张闵皓惊叹道:“原来我们的祖先这么聪明,早就会用陶罐、地窖来储存粮食了。” 通过参观,同学们不仅认识了粮食害虫的种类和危害,更深刻体会到“颗粒归仓”背后科技与智慧的重要性。

在河南工业大学“昆虫标本馆”中,同学们见到了许多生活在粮食中的昆虫标本,这些看似微小的生物,却是粮食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大敌”。志愿者们向孩子们详细讲解了这些昆虫的种类、特征及其对粮食的危害。通过互动学习,孩子们不仅加深了对粮食文化的理解,还领略了自然科学的奇妙。

在中原工学院“航空实验室”,孩子们认真聆听航天知识,并由老师引导有序进入飞机模拟舱体验。他们亲手操作,感受飞机升降过程,沉浸式过了一把“小飞行员”瘾。

在中原工学院“机器人实验室”,面对形态各异的机器人,孩子们充满好奇,在老师讲解机器人原理、应用等知识的过程中,积极举手提问,将心中的疑惑一一向老师请教。

孩子们在工业设计中心亲身体验了一系列前沿科技设备。他们尝试了“手功能综合康复训练平台”和“平衡功能康复及评估系统”,在互动中感受科技如何服务健康生活。随后,孩子们通过操作“织布机”,了解从绳到布的制作过程,并通过显微镜观察材料的微观形貌,探索头发丝和麻绳纤维的奥秘。在讲解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被充分激发,他们在实践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

“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科学实践,更是一次启发学生科学兴趣的宝贵机会。”实验小学副校长毛志敏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未知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与活动的三(4)班学生赵宜鸣兴奋地分享了他的感受:“我第一次用显微镜看头发丝和棉麻纤维,太有趣了!我还学到了很多关于织布的知识,原来科技可以这么贴近我们的生活!”

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专注度,那一双双好奇的眼睛、一张张专注的面孔,仿佛让人看到了未来科学家的模样。

活动最后,中原工学院为每位参与活动的小学生颁发了“科学小神童”荣誉证书,以表彰他们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精彩表现。

此次科普实践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科学视野,激发了他们的科学兴趣,也充分展现了河南工业大学、中原工学院服务社会、传播科学知识的责任与担当。实验小学表示,未来将继续组织类似的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科学、探索未知的机会,助力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