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经开区实验小学举行黄河面塑大赛颁奖仪式

6月23日,郑州市创意非遗课程联盟教研活动暨经开区实验小学黄河面塑大赛颁奖仪式,在经开区实验小学报告厅顺利举行。中国民俗专家、民间艺术的开拓者倪宝诚,河南省非遗专家委员会第1至3届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乔台山、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赵利涛、新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明磊、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玉伟、经开区教文体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戴红燕,郑州市劳动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曹淑玲、经开区教文体局相关科室负责人,郑州经开区实验小学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史兆霞,郑州市艺术设计课程联盟秘书长曹青、郑州市创意非遗课程联盟代表及实验小学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由郑州非遗课程联盟校经验分享和实验小学黄河面塑大赛颁奖仪式两个环节组成。

研讨交流会上,创意非遗课程联盟校代表赵丽、李晓庆、张超、郑海滨、王晶分别就各自的非遗保护理念、成效和特色方法进行了经验介绍。赵丽以《黄河文化齐保护 面塑非遗“童”传承》为题,分享了经开区实验小学面塑课程深挖黄河文化,带领学生在创作《黄河之舞》《大禹治水》等创意作品过程中,引领孩子们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优秀经验;李晓庆以《采撷片片花叶 创绘美好世界——花言叶语非遗劳动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为题,介绍了中原区郑上路小学将传承“捶草印花”技艺,与学校劳动课程有机融合的体系化呈现;张超以《让非遗绽放育人光芒》为题分享了经开区瑞锦小学“跃然纸上”的纸艺课程;郑州市第八十中学的郑海滨、中原区建设路小学的王晶老师分别以《葫芦技艺中立德 传承非遗中育人》、《传统皮影新继承,光影故事话古今》为主题,分享了各自学校融合多学科资源,结合生活情境,让非遗传承走进生活的创新经验。

曹青在对各校经验分享点评中说:“通过不同非遗项目之间的交流,能够有效促进非遗课程的不断提升、让耳濡目染、细水长流的教育方式,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实验小学黄河面塑大赛颁奖仪式环节中,学校正式聘请倪宝诚、乔台山、刘玉伟为学校非遗课程指导专家,并为他们颁发聘书。

乔台山发表讲话,他表示,非遗进校园,不是让孩子们人人成为民间艺术家,非遗与生活紧密相连,通过耳濡目染、动手实践、体验的方式,使非遗作为文化渗透,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90岁高龄的倪宝诚通过视频对学校面塑课程的实施和大赛中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了称赞,并对学校寄予厚望,希望经开区实验小学成为知名面塑非遗传承基地,讲好黄河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据了解,经开区实验小学近期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黄河面塑大赛,开展了黄河文化研学、黄河面塑进课堂、黄河面塑大赛、黄河面塑作品展等系列活动,经过初赛选拔和决赛,通过专家打分和网络投票,共有15件作品获奖从562件作品中脱颖而出。

此次颁奖环节中,与会专家和领导分别为学校黄河面塑大赛中获奖的学生、班级和优秀辅导教师颁发了获奖证书。

活动最后,曹淑玲总结了郑州市创意非遗课程联盟校在非遗传承、创新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并对分享经验的各联盟表示肯定,同时倡导各非遗联盟校结合“五育融合”理念,以劳动教育为依托,继续对非遗课程进行深度开发,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经开区实验小学校长史兆霞表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学校作为郑州市创意非遗中心校,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黄河文化为依托,以面塑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充分渗透非遗文化的无穷魅力,打造小手大艺的“乐美非遗小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