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不少人挂在嘴边的话
都是“太热了”
看着这满屏的高温预警
突然有点怀念5个月前的寒冷预警……
你知道吗
即使是已经热成这样了
但其实还没有入伏哦——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
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
每年三伏天
出现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其气候特点是
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而7月16日才将进入初伏
夏日炎炎,持续高温
全国各地
已有多人确诊“热射病”
有的患者因此昏迷乃至死亡
暑假期间
孩子们喜欢户外撒欢
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护
提防高温中暑
什么是热射病?
热射病就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
要了解热射病,离不开“中暑”这个关键词,通俗地理解,,具有很高的病死率。
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严重致命性疾病
根据2019年首发于《解放军医学杂志》网络版的《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热射病是由,是指暴露在热环境或者剧烈运动导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
热射病典型症状就是核心温度升高>40℃、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例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害,严重者危及生命。
1
劳力型热射病:
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比如在夏季参训的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
2
经典型热射病:
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或者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通常是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
为什么死亡率高?
多器官衰竭通常是热射病致死的原因。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迟骋表示,热射病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等全身性问题,
热射病患者抢救难度较大。
从临床情况看,迟骋医生解释称:“蛋白质是组成人体所有细胞和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非常容易发生变质,就像平时煮鸡蛋一样,一开始是液态,当你给它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蛋清蛋黄就变成固体了。”
“这对人体而言也是一样的”,迟骋医生表示,“当我们人体体温急剧升高的时候,体内蛋白质也会发生变性,影响体内组织器官发挥正常作用。”
但由于缺乏特异性的有效治疗药物和手段,热射病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
当前,对热射病患者的治疗,一般是先为患者降温,若出现脏器功能衰竭,立即对患者进行相应脏器功能保护治疗。
如何救治与预防?
1
高温天气下需尽量避免在11至16时外出,如必须外出则要做好防暑防晒的准备;特别是户外工作人员在高温天气到来时注意防暑降温,及时补水补充盐分;
2
出门可佩戴宽帽檐的遮阳帽、太阳镜,并涂抹SPF15或以上的防晒霜。此外,要备好防暑药品;
3
保证充足睡眠,让大脑和身体得到充分放松,可以通过佩戴眼罩等方式改善睡眠环境,从而保证睡眠质量。
1
最好赶紧物理降温(用湿的凉毛巾放置于患者的头部和躯干部以降温,或将冰袋置于患者的腋下、颈侧和腹股沟处)。
2
严重者肌肉会因热射病发生不自主地抽搐。发生这种情况不要在病人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去刻意束缚其抽搐的肢体,可用软物(床垫等)垫在病人身下。如果发生呕吐,请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3
及时拨打120就医。
孩子是热射病的高危人群,相对于大人,孩子更容易中暑。
孩子的体温调节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出汗系统也不健全,这样孩子就无法让汗液正常排出,温度集中在身体内。加之孩子不会表达,如果成年人觉得温度高,身体不舒服,会及时饮水、通风来缓解,但是孩子不会表达,家长很难判断孩子是否身体不适。孩子运动产生的热量比成人要高,孩子处于快速发育的时期,孩子做同样运动,产生的热量比家长要高。因此,同样的温度条件下,孩子产生热量比成年人高,比成人中暑的几率也要高一些。
避免儿童长时间处于高温室外或通风不良
家长要注意处。在衣服的选择上最好穿棉质、透气的衣服,衣着要宽松柔软,不要穿戴厚而透气性能差的衣服,外出时要佩戴帽檐宽大的遮阳帽。还要,合理安排游戏和劳动的时间,家长也要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并且保证充足休息。在发现孩子中暑之后也不要进食生冷瓜果或者油腻的食物,防止出现腹泻或消化不良。孩子的卧室一定要,将室温控制在26-28℃左右,室外温度过高的时候,尽量不要带孩子外出。,车辆停在室外,能接收阳光的车玻璃表面积很大,但是热量却无法发散出去,车内温度会越来越高,这样很容易造成热射病,导致死亡。
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中暑↓
出现中暑,要及时处理
热射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实际上,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是有一个
但如果未引起重视,发展到重度中暑,病情就会急转直下并预后不良。
“先兆中暑,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出现了头痛、头晕、多汗、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这时候要迅速转移到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并且要及时地补充水分和盐分,可以有效缓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蒋臻解释说,先兆中暑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就会进展到轻症中暑,在先兆中暑的基础上出现体温明显增高,往往>38℃,伴面色潮红和大量出汗,严重者出现脸色发白、冒冷汗、站立不稳等虚脱表现。此时,轻度中暑若得到及时治疗和处理,仍能很快缓解病情,
“会出现严重的器官功能的损伤,首当其冲的就是中枢神经系统,典型症状是意识障碍甚至昏迷,也可能出现抽搐,CT检查可见脑水肿。”蒋臻说,其次会出现凝血障碍、横纹肌溶解,肾功能损害甚至是急性肾衰竭。此外,肝脏、呼吸、循环、胃肠道均会出现损伤。
一定要提高对先兆中暑症状的警惕性,及时识别、避免病情加重和进展。
因此,蒋臻提醒,
老人和儿童
其次,要注意等相对体弱的特殊群体,夏季可能衣着严实,甚至因为怕感冒而不愿意吹空调,从而导致中暑,这类人群发病症状比较“隐蔽”,不易觉察。
高温天气,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很危险↓
,时长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