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新语·丁丽】在最美好的时光成为了教师 教学生涯成就最美好的时光


   


    主持人:教师是充满奉献精神的,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尽管在物质上是贫乏的,但是在精神上却是富裕的。而作为一名思政老师,一方面要教学生知识,另一方面更要教学生如何做人。人们常说“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如何才能做好这面镜子,给学生们树立好榜样呢?

    主持人:今天我们邀请到了郑州市文明教师、经开区第五中学政治教师丁丽坐客直播间讲讲她的思政课。         

    主持人:丁老师,当初是什么原因让您投身教育事业,选择当一名思政老师的,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故事呢?

    丁丽:小时候就羡慕当老师,因为小孩最听老师的话,甚至胜过自己的父母。

    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初中的数学老师马大军,他是充满智睿的、慈爱的人。因为家离学校远,我初中选择住校。记得刚开学的第一周,我因为吃了苹果又喝了凉水导致拉肚子,在宿舍起不来床,他知道后第一时间来到宿舍并把我背到校医务室,还给我喂药,让我非常的温暖和感动。

    在初一上学期我有很多的不适应,也遇到了很多的挫折,我把这些心事写在日记里,每周五老师都会收上去翻阅,每次我都会看到马老师给我写下一句句鼓励的话语,马老师那春天般温暖贴心的关爱,至今还留在我的心 里。

    就这样,在马老师的陪伴下,我走过懵懵懂懂的初中三年,马老师无私地为我的成长历程撒下一路芬芳,让我陶醉不已。正因为当初有老师的辛勤培育,我现在才能学会那么多东西。

    也就是从那刻起,我就想着将来我也要当这样的老师,用心温暖和关爱班里的每一个学生,教师的梦想就这样在心里悄悄生根发芽。

    研究生毕业后,感谢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让初为人师的我担任班主任,此外还带五个班的政治课。这是一个全新的班集体,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老师,我倍感肩上的压力,更充满干劲儿。

    在学校里,有可爱的学生、令人敬佩的同事,他们都能够使我更快、更好地成长。

    教师是充满奉献精神的,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尽管在物质上是贫乏的,但是在精神上却是富裕的。

    作为一名思政老师,一方面要教学生如何做人,另一方面要教学生知识,尽管老师这行比较辛苦,尤其是又担任班主任工作,工作量远远超过了八小时的工作时间和随时待命的无条件加班。但是我不怕吃苦,我喜欢这种忙碌的生活,这些也不妨碍我爱孩子,爱这个职业。

    作为一名思政老师,我觉得工作的我,是有价值的。教书育人,谨记于心。      

    主持人:丁老师,我们注意到大家对您的教学风格的评价是“严”和“爱”,这两个字似乎有些矛盾,您能给我们分享下您是如何做到“严”与“爱”的统一的吗?

    丁丽:在与班级学生接触中,我了解到班里有几个孩子有着各种家庭问题,比如有单亲家庭、还有从福利院领养的孩子等等,面对他们这种家庭境况,我在平时的工作中就对他们多几分留意和关照,会经常找他们谈心,也会给他们讲一些暖心的道理,让他们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带给他们的温暖。

    还有一名学生在一次下大雨中不慎滑倒,前面的大牙磕掉了一小半,没有流血,孩子也说没事,我还是第一时间带学生去了医务室并及时通知了家长,家长在赶到学校时由于我当时在其它班上课,没能及时接到家长电话,当时我们的年级长王主任主动、热情地接待了家长,并与家长做好了沟通,也与保险公司协商好了理赔事宜……就这样,在学校领导的指引和关怀下,我渐渐地适应了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

    人们常说“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

    在接手班主任的过程之中,我深深的意识到,班主任不同于课任教师,每天都要和学生广泛接触,因此班主任的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言谈举止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在管理班级工作中,我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带头做到。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我发现教室地面有纸屑就默默地捡起来,看到垃圾桶周围杂乱就主动整理,一段时间后,他们逐渐养成了不怕脏、不怕累的劳动习惯,同时在劳动的过程中也慢慢养成了主动承担责任的好品质;为了让学生诚实守信,我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言出必行,答应学生的事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到,觉得没把握做好的和他们分析原因,不轻易接受,慢慢的,学生在做事之前也学会了冷静分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在班级量化管理中,我班多次获得模范班集体的荣誉称号,所带班级七六班荣获了2020年郑州市文明班级的称号,这就是最好的见证。

    “宽”而不溺,“严”而不苛。

    学生毕竟是孩子,来校是学习接受教育的。再优秀的学生也不可能没有缺点、不犯错误.因此要对他们严格要求。“严”并非苛刻、死板、固执己见,而要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倾向进行正确、严格的教育和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我在上学的时候,成绩属于中等偏上不算拔尖,我渴望老师给予我更多的关爱和关注,尤其是精神上的关怀,所以,当了老师以后我就更加能体会孩子们那种渴望被重视的感觉。

因此,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我常常在生活和精神上给予他们父母、朋友般的关爱。

    主持人:现在学生们中间有一种观点,认为“爱国”离的太远,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您认为中学生的“爱国”情怀应该如何培养?

    丁丽:爱国主义是永恒的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爱国之情,就是关心祖国的荣辱兴衰;报国之志,就是把自己对祖国的热情融入到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中,这是爱国主义的基础。对于教师来说,要善于运用绚丽多彩的爱国主义教材,以情教人,以情感人,从心灵深处的感情幼苗培育,使学生成为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新一代爱国者。

    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谈我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是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

    1.运用教材进行爱国教育。以《维护国家利益》这一课为例,通过吉鸿昌在国外为维护祖国的尊严而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懂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像吉鸿昌那样,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但由于选用的材料是反映当时的中国在国际上没有地位,中国人被外国人看不起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故事,学生没有切身的体验,很难理解吉鸿昌这样做的意义。所以,教学时,采用有效的教学技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时先介绍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并注意创设教育情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同时,在教学中放映一些与本课内容相配套的最新的时政热点,再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注意用自己的思想感情、语言神态去感染学生。

    2.在活动中培养爱国情怀。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教育活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是课堂教学不能忽视的。比如,通过学雷锋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精神,通过各项集体间的评比竞赛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爱鸟周、环境日、植树节等可以教育学生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等。这一切活动都是课堂教学所不能囊括的。因此,对于爱国主义教育这一长期的战略任务,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还可利用各种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地宣传爱国主义,使爱国主义真正地渗入学生的心中。

    3.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创设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氛围,激发爱国热情。比如“祖国在我心中”“向雷锋叔叔学习”“烈士永垂不朽”等,使学生们在班会活动中,主动参与爱国、护国,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使之成为爱国的小主人。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者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其他媒介,利用其速度快、覆盖面广、影响大等优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强化学科知识,借助英雄事迹等正能量的事例,在平时的思政课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提升爱国意识;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在课前、课中及课余组织学生们观看视频短片,引导他们向爱国者学习,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学习爱国主义精神。

    此外,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观看《新闻联播》或阅读报纸,了解国家发展变化,增强民族自豪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变认知为实践。在日常生活中,从点滴小事做起,积极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努力树立爱国主义情操,争做爱国青年。

    总而言之,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要在课堂和课余利用多种渠道和形式,力争使思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渗透至每个学生的心中。

    主持人:思政老师的情怀和个人魅力是思政课是否有感染力的基础,也是上好思政课的关键,您认为思政老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情怀和个人魅力?

    丁丽:1.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心怀责任,立足岗位实际,教好书育好人。

    2.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日常学习的点滴中。

    3.常持时代情怀,与时俱进,自身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了解国家最新的方针路线,还要引导学生面向时代,关注社会,脚踏实地,知行合一。

    4.兼具世界情怀,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天下大事,培养学生开放多元创新的思维。

    作为一名思政教师,要语言幽默、处事果断、性格开朗、基本功扎实、关心时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孩子们有共同的语言。对学生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进去,让思政课变得更加有温度,有活力。

    比如:充分挖掘战疫中的人和事,开展线上班会,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武汉莫慌,我们等你!》、《爱你郑州》,鼓励学生发掘抗疫情境中的美与感动,谈疫情感想,引导学生读懂时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家国意识;“直面疫情话成长”,带领学生认识新型冠状病毒,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感,珍视生命;“我为疫情出份力”,引导学生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中学生,督促学生积极参加线上体育锻炼,做好防护工作,增强生命韧性。

    总之,要用丰富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正能量去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有信仰、有理想、有担当、有情怀的榜样。

    主持人:有人说老师好好学习,学生才能天天向上,这个时代知识结构的更新很快,作为老师,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创新思维,开拓视野,才能为学生传道授业,与学生打成一片。您认为作为一名思政老师,应该如何加强学习,应该学习哪些知识呢?

    丁丽:初中思政课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与社会现实、学生思想联系密切,这就要求政治教师:

    1.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广泛的阅读,读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书籍;

    2.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自觉学习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

    3.多学习。通过学校的“青蓝工程”和“师徒结对”来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4.勤反思。把课堂上的得意之处、灵感之处、败笔之处,学生智慧之处、困惑之处,记录下来,在不断地反思和改进中提升教学能力。

    其次,具有教书育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教师就要具有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还要不断学习,博览群书、精通专业、精湛技术,教师的知识渊博了,才能给学生传授,才能触类旁通。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也有所变化,新时期的老师要充分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老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才能与时俱进。

    主持人:2020年的疫情给我们每个人都上了一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我们看到您也一直在研究疫情背景下初中思政课的教学研究,能否分享一下您的思考与研究成果?

    丁丽: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往日的平静,每天报道的新闻、发生的故事及孩子们居家生活期间的切身感受,无不是生命教育的最好资源。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如何精选疫情中真实鲜活的素材,讲好生命教育呢?

    在完成“活出生命精彩”这一课时的教学后,为了确定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我和学生聊疫情、谈灾难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生命的思考还停留在表层,认为它是“医生”“伟人”“大人”的事”,和自己没有丝毫的关系。

    通过反思课堂实录和访谈,我发现课堂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原因如下:

    (1)从学情上来分析,初中生由于知识、阅历的限制,对于生命的意义缺乏基本的认识,生活目标不明确,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成长。

    (2)从教学内容上来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以学生生活实际及学生关注的生活现象为基础,但在平时学习和考试中,“题在书外,理在书中”,部分学生在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上局限在课本的理论知识层面。

    (3)从教学组织形式上来分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拓展学生思维和视野,丰富学生实践生活。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仍以理论知识的巩固为主,忽视了让学生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获得成长。

    基于以上分析与思考,确定要研究的问题是:疫情下初中政治学科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教学的实践探索。

    生命教育,首先要充分挖掘生活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选取新近发生、关注度高、关联度大的社会热点,结合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能让学生真切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要坚持正面教育,传递情感正能量。

    在讲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精彩》一文,我充分挖掘疫情中感人的事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感悟;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在立体开放、多元互动的探索中,产生思维碰撞、情感共鸣,让学生感受人性的善良与美好。

    另外,课堂教学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其自主性。

    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把教学过程中“教”的重心移向学生的“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微研究《初中思政课教学中“抗疫情境”创设的策略研究》、《抗疫背景下初中政治学科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教学的探究》在经开区品质教育微研究一等奖,并在公众号上发表。

    主持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是当下的热门话题,很多学校在思政课上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多种多样的形式,那么咱们学校的思政课有没有什么创新的经验,您对思政课的创新有什么好的想法能与我们分享吗?

    丁丽:在路校长“三有”(有效、有趣、有底)课堂的基础上,立足我校思政课实际,努力搭建“四有”课堂:

    一是有意思,积极构建情景化课堂,努力将天下事讲成身边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是有意义,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守住塑造学生灵魂的主阵地;

    三是有温度,信仰与知识齐飞,情感共方法一色,提高思政课堂亲和力,让学生感受生命中的真善美;

    四是有深度,善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点拨学生,把小故事升华成大道理,做到以理服人。

    主持人:丁老师,您从教多年,也教出了很多学生,我们看到您有一句格言是“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位学生”,那么在您教过的学生中有没有那个学生是让您印象深刻的,能与我们你们的故事吗?

    丁丽:与王铭阔的相识是在小升初的基线测试上,他小学就读于南阳老家,父母陪伴少,对郑州没有归属感,对于父母对自己的安排有很大的抵触情绪。

    我和他的妈妈一同苦口婆心地做他的工作,但他始终不愿在这里上学。不知出于何种情感,我用自己的真情打动了他,他留了下来,很有缘分地分到了我的班级。

    军训期间,训练的辛苦,加之与教官的矛盾激化,他选择了逃离,我却不厌其烦地选择了陪伴,我再次用自己的真情和行动暖化了他孤寂的心。

    正式开学第一天的打架事件,取消了他的住宿资格,家长的责备和失望,沉重地打击了他那颗高高的自尊心,他彻底放弃了自己。

    在经历内心挣扎与反复叩问中,我决定竭尽所能挽留他。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促膝谈心,终于唤醒了他不再离开的心。那一刻,我激动地落下了欣慰的泪水。

    在爱的引领下,王铭阔和他的伙伴们不仅在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表现得越来越好,而且在个人修养、行为习惯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不仅自信、阳光,而且也学会了理解和包容,知道了团结与合作,更懂得了感恩与回报。

    王铭阔的成长还在路上。他不断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班级、为学校传递着情感的正能量。

    我把与王铭阔一起成长的故事写成了教育案例,《用心用情浇灌最美的花儿》获经开区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麦田守望者》获郑州市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

    爱心所至,情感所随,必将春风化雨暖人心。作为班主任的我深深地懂得,教育是个良心活,我付出了真情和努力,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我相信每位孩子都是一颗闪耀的星,我要用一颗对教育事业执著的心,践行着自己的教育誓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砥砺前行。

    主持人:在最美好的时光成为了教师,教学生涯成为丁老师最美好的时光。不做教书匠,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丁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业,在教育的沃土上书写自己的完美人生,向丁丽老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