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思政课走“新”更走“心”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红色短剧大赛精彩上演

11月28日晚,一场“跨时空”的红色之旅在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拉开帷幕。

此次“红色经典铸辉煌 青春传承展风华”红色短剧大赛历时一个多月,来自该校五个学院的六个参赛队进入学校决赛。虽然参赛演员们都是零基础学习表演,但通过丝丝入扣的角色演绎、个性迥异的人物形象、跌宕紧凑的故事情节,为大家呈现了一场扣人心弦的视听盛宴。

《战火中的大学生》讲述了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为了保存中华民族新兴力量,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故事。通过三个片段,向观众展现了中国大学顽强生存、抗争、发展的珍贵记忆。《党史百年——青年颂》运用光影剧这一新颖表现形式,回顾了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从播下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和力量在苦难中铸就辉煌。《红色黎明》演绎了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组织推动下,各地纷起响应,一时间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开启了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我的1919》讲述了1919年1月,巴黎和会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顾维钧代表中国在巴黎和会上为中国发表宣言,但最终宣告失败。1919年5月4日,北京13所大专学校学生在天安门前聚会,展开了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生动再现了“弱国无外交,吾辈当自强”,激励着我们勿忘国耻,砥砺前行。《永恒的山碑——吴祖太》以红旗渠精神为背景,讲述了红旗渠设计师吴祖太目睹林县人民用水难的现状,下定决心留下修渠。妻子遇难后,吴祖太强忍悲痛,开始新一轮的勘测工作,他精益求精,不畏艰难,设计出了人工天河建设方案,最终献身事业,让现场师生深深感受到红旗渠精神的伟大。《永不褪色的名字》讲述了1962年冬天,人民好公仆焦裕禄在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来到兰考工作的故事,他忍着肝部剧痛,卷起裤腿和干部群众一起翻地、封沙丘、种泡桐、挖河渠,最终累倒在岗位上,集中展现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将红色思政课搬到了舞台上,是学校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短剧形式传播中国好声音,讲好中国好故事,弘扬中国好精神,有效引导了广大青年学生厚植爱党、爱国情怀,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史航)